今天小编绿药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琵琶行中鲜为人知的一面——法家议论文,欢迎阅读~
浔阳江头夜送客,枫叶荻花秋瑟瑟。今天,我带大家去领回一下琵琶行中所能得到出的诸子百家的思想。
作为白居易长诗代表的《琵琶行》,无论在古代,还是在现代,都是妇孺皆知的名篇佳作。不知道大家在感慨白居易的“我从去年辞帝京,谪居卧病浔阳城”的不幸命运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:白居易究竟做了什么事情遭遇贬谪?他到底有什么冤屈,才能写出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的名句呢?那么,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琵琶行中所涉及到的百家思想。
其实,白居易在遭遇贬谪之前,就已经是长安著名文坛新秀,政坛红人了。在他担任太子侍读一职时,长安城内发生了一场变乱,这场变乱,直接改变了白居易的命运。
当时当朝宰相被藩王刺杀,长安城内人心惶惶。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懑之前以及安抚民心,白居易越职言事,要求皇帝严惩凶手,查处主使人。
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,白居易应该是很有把握进言成功的。然而,他却忽略了藩王在皇帝心中的分量。无论历朝历代,藩王都是朝廷的中坚力量以及最大威胁。皇上本来就够凌乱的了,白居易还在一旁起哄,再加上政敌排挤,皇上一怒之下把他贬离了长安城,又二度降职,贬为江州司马。
乍一看,白居易的命运确实够悲催的了,本来一片赤子忠心,却反遭降职,无论谁都会感到不平,认为白居易受了委屈。但,这件事真的是这么简单吗?
我们从白居易的官职入手来分析一下这件事。白居易作为东宫侍读(太子陪读)越职言事就没有过错了吗?当然有,而且有很大的政治过错。东宫侍读仅仅是一个陪读,他根本没有言事进谏的权利。然而,他却越职言事,而且还触碰到了当时最敏感的政治话题——藩王割据。他的行为,已经严重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了,所以,他遭遇贬谪是必然的事,从本质上说,他并没有所谓的“政治委屈”。
韩非子说过“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”,作为一个统治者,他需要一个不可撼动的法律体系。纵然白居易年少成名,颇有才气,甚至有成为一代宗师的潜力。但,白居易的行为已经达到了“乱法”的地步,他不能为了白居易而撼动自己的统治地位,所以,他只得将其放贬江州。
其实,不仅仅是白居易。曾经有很多文坛宗师都因为越位言事而遭遇贬谪。这是一种在古代极为常见的社会现象,就是韩非子所提到的“儒以文乱法”了。
一个国家的运行,需要强大的法来维持。天地之法,执行不怠,所以说,在一定程度上,白居易的遭遇,是他自身的原因才导致的。
其实,正如韩非子所说,真的法律,是不容任何人超越的。在今天,我们依然提倡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的政治观念,这正彰显了法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。
孔子曾经夸奖过一个逃兵,这个士兵逃跑的原因是因为他家里有老母亲,如果他死了,就没有人供养了。乍一看,这确实很有理,但实际上,如果每一个士兵都这样的话,这支军队就是废军了,根本毫无战力可言。
而秦国恰恰看到了这个弊端,严整军纪,赏罚罚分明,绝不以私情废法,这才实力大增,扫荡六合,一统七国。
天地之法,执行不怠,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,尊纪守法是每个人的责任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不容超越。所以从小我做起,自觉维护法律法规,成就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我!琵琶行中鲜为人知的一面——法家:犹抱琵琶半遮面下一句议论文1263字
犹抱琵琶半遮面下一句议论文1263字,就分享到这里啦!感谢大家的阅读!希望对您有所帮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