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经典短句 >

禅意:经典禅意语录

时间:2023-10-20 10:43:08 来源:mip.xiaoqinzhai.com 作者:小秦

星云大师说,他一生遭到无数误解,他看报,别人说:和尚也看报?他写字,别人惊讶:和尚也用钢笔?他看时间,别人不满:和尚也带手表?他去讲法,刚刚从车上下来,就听见人群惊讶声:和尚居然坐汽车?星云大师不得不说话,他说:拜托,我要走着来,一个星期也走不到……所谓人生,就是误解途中的坚忍。无论是昨日的辉煌,还是十字路口的迷惘,无论是一帆风顺、青云直上,还是屡次受挫、几近绝望,都要学会遗忘,在这个开始的季节里开始新的生活。在曾经的成功里汲取经验,再接再厉,走向更高、更好的远方;在曾经的失败里接受教训,从哪里跌倒,就从哪里爬起来,带着现实的态度,以更稳健的步伐走下去,去实现自己的梦想。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禅意:经典禅意语录,欢迎阅读~

经典禅意语录 第1篇

住持之要,当取其远大者,掠其近小者。事固未决,宜咨询于老成之人,尚疑矣,更扣问于识者。

落英在晚春凋零,来年又灿烂一片;黄叶在秋风中飘落,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。这何尝不是一种达观,一种洒脱?"自处超然,处人蔼然;无事澄然,有事坦然;得意淡然,失意泰然"是真正的平常心,这不单单是心胸豁达的表现,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,可以让我们直面人生,消除内心的偏狭和狂傲之气,舍去浮躁和虚华,更加淡定和从容。

花半开最美,情留白最浓,懂得给生命留白,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。

古人云:"横逆困穷,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。能受其锻炼者,则身心交益;不受其锻炼者,则身心交损。"所以,当磨难向我们走来时,躲闪不是明智之举,我们应该把背脊挺得更直,练好自己的内功。一个人的身心,在锤炼下才会日益强壮,最终找到自己的天空。

有时候我们要冷静地问问自己,我们在追求什么?我们活着为了什么?

奇哉奇哉,大地众生皆有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分别执著,而不能证得。——释迦摩尼佛《华严经》

看的清你也不要说清,天下事,人间事,不妨让他一场随缘。云来云去,雾来雾去,让一切当一场云烟,有来处,有去处,不要当命运的奴隶。看的清,看不清,我们活的清。看的清,说不清,我们让心包容世界,包容烦恼,把看的清看不清都都在心底积淀。

当一个人放下恩恩怨怨或者种种事事非非的时候,他就会觉得:天底下没有什么困难、没有什么人可以妨碍我、打倒我。

过去的是经验,现在的是事实,未来的是理想,人们总是感叹过去的幼稚,现在的痛苦,未来的渺茫,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态;聪明的人,不太多地停留在昨天,也不太多地幻想明天,而是把握住现在,感叹也罢,回忆也罢,想象也罢,日子总是要过的。

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;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。一虫一蚁不伤残,半丝半缕勿贪著,可为民物立命。

我们的脚是很柔软的,如果光着脚满山跑,双脚肯定早被树枝、草木或石头弄得伤痕累累。但只要穿上鞋,无论跑到哪里,脚都被鞋子保护着。表面看起来,我们好像征服了一切,不再受外在的影响,最后会发现,其实是为自己的脚上穿了一双鞋,把自己的心保护好了,无论面对怎样的外境,都不会再受到任何伤害。

失眠的晚上,看见月光湿淋淋地浇在枕侧,真是极有情味的事。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,夜色是清凉的,夹杂着各种植物的清香,于悠闲之中抬头撞上月亮寂静的眼,身心俱空,却不仅有情味,还有禅意了。可惜的是有时候小路上的蚊虫十分厉害,走一会了难免要在身上乱抓,真是扫兴煞风景之事。

苦非苦,乐非乐,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。执于一念,将受困于一念;一念放下,会自在于心间。很些人,很些事,都是可遇不可求的,既然这样,那就放宽心态,顺其自然吧。物随心转,境由心造,烦恼皆由心生。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,保持豁达的心态,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。

若比丘不欲受人信施,退还家者,是名顺法。《大宝积经》卷一一三,宝梁聚会

一个人彻悟的程度,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,痛苦的深度也决定快乐的知明度。痛苦是快乐的来源,知足是幸福的根本。想要快乐~就要痛苦。

长大后才知道,童年时纯洁的心和天真的笑容是那么的自然!现在想拥有那份纯洁与天真是多么的困难!

如果我们把握了当下的一切,在未来就不会出现完全不可预料的事情。禅者的心态,就是要生活在无忧之中,要有无忧之心。无忧是指我们心里面没有对未来的牵挂,或者说放下了对未来的牵挂。因为,每一个当下就是直指未来,当我们对每一个当下能放下的时候,对未来也就放下了。

这说明勤奋不能是一时的、短暂的,"三分钟热度"是不能成功的,只有不断坚持勤奋才能获得成就。学习是灯,勤奋是油,要想点灯,就得加油。

人生是一个赌场,我们随时都在下注,或输或赢,或悲或喜,没有一种微笑可以永恒,没有一种哭泣非要长久。有时候,是眼泪清晰了我们的视线,是困苦拓宽了我们的心胸。不要在意脚下的那些坎坷,它们都是铺垫你生命高度的基石。一时的输赢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在重重的博弈中,不要迷失自己。

世间的劳苦愁烦、恩恩怨怨,没有什么是不能化解的,需要的只是宽容、大度,凡事都不要过于计较。计较得失,计较对错,到最后反倒是把自己的快乐计较没了。岁月会在我们的容颜上刻下许多难以抹去的印记,心宽的人,那满脸的皱纹里盛装的都是幸福和恬然。心放宽了,世界就敞亮了,阳光明媚,即使有伤心落寞,也如天上游走的云朵,带来的只是清凉,而不是黯淡,只有把心放宽,道路才不会拥挤,而我们自己才会拥有更广阔的世界。

法无四乘,人心自有等差。见闻转诵是小乘;悟法解义是中乘;依法修行是大乘;万法尽通,一切不染,离诸法相,一无所得,名最上乘。

华智仁波切说:"一切生者皆无常,必定会灭亡;一切储存皆无常,必定会耗尽;一切集聚皆无常,必定会分散;一切建造皆无常,必定会崩坏;一切升起皆无常,必定会落下。因此,敌与友、幸与不幸、善与恶、心中的念头,这一切永远都在变化。"既然轮回的一切都是无常,那么除了解脱外又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?

该说话时说话是一种水平,该沉默时沉默是一种聪明。该苦干时苦干是一种能力,该退出时退出是一种修炼。该表现时表现是一种睿智,该隐藏时隐藏是一种城府。该吼叫时吼叫是一种威仪,该圆滑时圆滑是一种谋略。屈伸有度是一种成熟,意气平和是一种性情。

或狂沙蔽日,或鸟语花香,时光很短,梦想很长,脚下的路,天上的星汉,迷幻的蝶影,云海的山岚,戈壁的烈日,呢喃的江南,海上的波涛,湖面的晚霞,一个人就是一道风光,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梦想。

见处透脱,闻处精明。一念返本还源,即具顶门三眼。万里更无纤翳,千圣齐立下风。坐断报化佛头,直得壁立千仞。
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生活在凡尘俗世,我们没有必要追逐那些功名利禄,也没有必要计较那些荣辱得失,吃了很多苦,受了很多累,到头还是一个空,带不走半片云彩。省去那些不必要的思索,摒弃那些浓烈的情感,摆脱那些世事繁琐的拖累,淡去那些无谓的妄想,让我们在一种简约和质朴中生活,让我们的情感融于自然,让我们的心思凝结成一片悠然的心志,似镜花水月般空灵寂静,如月映万川般透彻明朗。

恒秋:生活的起起落落,一定要观察每一个念头是否能应用。

眼前依旧一片氤氲的仙气,流水潺潺,仙鹿漫步、灵鹤高飞,远处传来低低的呓语,恍若少女思念的倾诉,又如神人道破天机的禅语,如梦如幻,让人着迷。

人生就是一场修行,修行就是拿得起,放得下。

佛说:"其实能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奇迹!"所以,每个人都不应该太看重名利,不必太在意失去多少,应该留几分清醒,存一份淡泊,时刻保持一种平常人的心态,让每一个日子都过得洒脱、轻松一点,平平淡淡才是真,平平安安才是福!

生活如水,人生似茶,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,时间久了,也就淡了。也许是棱角平了,或许是成熟稳重了,脚步越来越踏实,日子越来越平淡。人生步入另外一种境界——淡然。得与失,成和败,聚或散,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。淡然,是人生的一种成长。

夫见道而后修道,修道而后证道,此千圣同途,千古不易之定论也。然见道岂易哉!若依教乘,必大开圆解。若依宗门,必直透重关。然后得论修道,否则便为盲修瞎炼。《彻悟禅师语录》

通过放生学会尊重生命,会让我们的灵魂变得完美。一个人不懂得尊重生命,他的灵魂是残缺的。如果每个人不懂得尊重生命,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会出问题。

最终,倾城舞,舞落了一生的思量,舞尽了一世的繁华。可,看舞的人已经不复醒了,另辟的禅房,成为了这一生的救赎,也成为了这一生的画地为牢。

圣慧法师:"忍"是一生的修行。忍耐的过程是痛苦的,但结果却是甜蜜的。不论是对逆境,对内在的烦恼还是外在的`灾祸,都要忍。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生存智慧,一种明心见性的处世哲学。忍耐不是软弱,不是逃避,而是一种心灵的超越。吃亏能养德,忍耐能养心。吃亏时不计较,不比较,想得开,这样的人才能做大事。

我们需要学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,但是适时、适度的帮助更是我们需要学的。

苦依于业,业依于结,而苦、业、结都无所依,以必性常净故。如是当知,一切诸法无有根本,都无所住。

以有空义者,一切法得成,若无空义者,一切则不成。

如来虽为一切众生演说诸法,实无所说。何以故?有所说者名有为法,如来世尊非是有为,是故无说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二十,婴儿行品

每个众生都具佛性,然而众生的佛性被无明烦恼遮住,就像太阳被乌云遮住一般。只有通过实修实证才能够将自己的本能发挥出来,将如同太阳一般的佛性展现出来。成佛并不是说我们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,也不是得到一些没有得到过的东西,而是我们心中原有的潜能全然的显露,也是我们的心彻底清净。

诗韵铭录茶,喝的是一种心境,品的是一种情调。在沉沉浮浮中,选择了清淡与超然,一种简单而优雅的生活态度。擎一盏清茶,任幽香冲去浮尘,沉淀了思绪、心情,悠静才可长远。半盏清茶,观浮沉人生。一颗静心,看清凉世界。茶以清心,茶以雅志,茶以助禅。

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,一较真儿,生活中便烦恼遍地;而糊涂的人,计较得少,虽然活得简单粗糙,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。

今日仍流连于苦海之中,明日便无法收获安心之乐。日日不离苦,日日都是苦。与其原地蹉跎,等待着不知何日到来的解脱,不如用行动将自己从痛苦中释放出来,以获得轻松和幸福。

禅语梵音间,前尘旧事中,灯下思量着,我觉得心里似轻似重,这一生际遇似真似假。若是血肉相连的爱,一个人的离开,会让另一个人随之萎谢。你离开,我衰败,心花零落,落地成灰。

当我们怀疑对方时,对方真的会朝着我们怀疑的方向发展;当我们以阴性的角度看待事物时,事物便会向阴面发展;而当我们以阳性的角度看待事物,事物便会向好的方面发展。故事中的两位妻子对待先生的不同态度,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,这正是我们内心感召的力量的作用。我们的一思一念,都会影响着事物的发展,而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能改变事物的发展,只要你去做,事情就会有所改变。

先悟妙心,行无修之修,证无证之证,不用向外驰求,只自回光便了。

佛曰:在顺境中修行,永远不能成佛。

任何一个举动都可能带来"蝴蝶效应",我们不知道它是带来一次海啸还是亿万彩票。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做人、踏踏实实做事,严格律己,才是安全之举、明智之士。

人生是一个人的旅途,关键在于选择道路。因为,每条道路都有它通向的归宿,选择什么样的道路,就会有什么样的归宿。道路光明,所以归宿光明;道路黑暗,所以归宿黑暗。你若珍重生命,就请择善而从。人生中的痛苦与欢乐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。

勿待老来方学道,孤坟多是少年人。

人有至心求道,精进不止,会当克果,何愿不得?

禅师意在劝诫学僧,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。的确,想要成就一番伟业,关键在于戒除急躁,真正静下心来,一心一意地将事情做好。一个人越是急躁,就会在错误的思路中陷得越深,也就越难以摆脱痛苦。

有自信的人是很多的,做世间事情的时候往往信心百倍、信心满满,但相信自己可以解脱、可以即生成佛的人却极少。

再好的磁带到数码时代都通通被淘汰,通通被废弃,通通用不上。往生极乐不是小修小补,渐次进化,而是彻底更新换代,阿弥陀佛要把我们彻底重新塑造。在此世纵然开悟,悟境深远,智慧福德超胜,到极乐通通作废,通通用不上;纵然再愚痴罪恶,到极乐也通通作废,用不上。因为到极乐一切推倒重来,是崭新时代。

不能容纳破戒之心经刹那顷,况经多时。

当你深入禅定后、将会发现世间任何事物对你都是多余的、你不会留恋世间任何事物在你心头,你只会随缘做事、既不是消业、也不是结缘、而是一种爱心、智慧、责任的使然。

人生的旅途中,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诱惑在等待着我们,使我们举步维艰。越是目标远大的人,面临的诱惑也越多,因诱惑而丧失自我的人,说到底,是因为不够坚定,或者只注重眼前的享受,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。诱惑将人套住,让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停滞不前。

有人表面上很冷,其实内心很热;有人看上去很热,实际上很冷。与人交往,不要被表象迷惑,要深入对方的内心,心灵的样子才是一个人为人的真实样子。行走于世,哪能不与人交往?但与人相交要做到心中有数,察心辨人是交友的重要一环,不察而交,后果难料。

习惯性思维会形成习惯性生活方式。如果在自己的内心深处,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穷人,那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富翁。拥有亿万家财却还要过一种乞讨的生活,不是浪费金钱、浪费生命吗?

生活是由小事所组成的,没什么大事,但小事累积起来就成了大事。一个小小的善念也许看起来没什么,但光是那个念头即是大大的福报。不要忽视小恶。火花尽管再小,都会烧掉像山一样的干草堆。不要忽视小善,以为它们没有什么用。即使是小水滴,最后都可以注满大容器。

不要感叹命运不公,不要埋怨生而受苦,凡事只要保持一种正确的心态,就能够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,也就能创造出无穷的价值。这样,苦也就不完全是苦涩的,也许还能从中品尝出别样的甜蜜。

如果说劳动是一种幸福,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嗤之以鼻吧:"劳动多累啊,我就喜欢待着,有吃有喝,不用工作,每天什么都不干,那才幸福呢。"人们大都喜欢闲适安逸,不喜欢劳累。然而,也有许多会在不需要劳动的时候怀念劳动。

如今大家从生到死一直忙个不停:幼年时为玩耍和游戏而忙;中年时为感情和工作而忙;晚年时为养老和治疗而忙。然而,最终除了满脸皱纹和精神空虚外,我们还能拥有什么呢?所谓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指什么呢?我们忙的意义又在何处?

他人之良药,或为我等之毒药,只因自心烦恼千差,药亦千差,不识自心不识药性,命难保矣。诸位习禅者,切莫忘记一句话头,什么是无?于此话头上,病是妄、药是妄,千差也是妄,话头也是妄,猛然发力冲出此妄,出后又是何景象?什么是无!

嫉妒心是无形的利器,伤人又不利己。

俗话说"病从口入,祸由口出",在初始交往的过程中谨慎自己的言行是非常有必要的,在讲话时也应注意自己的口气和态度,避免触及他人的利益,毕竟有很多时候"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"。

起得过早的人往往摸黑,起得很迟的人看不到日出,晨曦总是属于那些适时起床的人。因此,先觉者总是先死,后觉者也一定失去先机,只有那些适时觉悟的人才占尽便宜。

修行就是修正自我错误的观念。

一个人一生至少该有一次,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,不求有结果,不求同行,不求曾经拥有,甚至不求你爱我,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,遇到你。无论前世今生,爱过就不后悔,当有一天,与你所爱的人再次相逢,惟愿轻轻叹一句:哦,原来你也在这里!

狂妄的人有救,自卑的人没有救。

经典禅意语录 第2篇

博闻者,不知随文入观,惟图强记名言也。爱道者,不知道本即心,妄于心外取道也。

别小看了善良,一个人要是滥用善良,他一定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,而且也不是一个明智的人。善良要分清对象,要看善良的对象是谁,要看所宽容的事件轻重如何,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宽容,都可以纵容的。否则,这样的善良就是一种懦弱,一种妥协,没有自尊的一种退让,是无能的表现。真正的善良要张驰有度,恩怨分明,明辨是非,既做到赏罚分明,还要做到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,还要符合人性。

无论是昨日的辉煌,还是十字路口的迷惘,无论是一帆风顺、青云直上,还是屡次受挫、几近绝望,都要学会遗忘,在这个开始的季节里开始新的生活。在曾经的成功里汲取经验,再接再厉,走向更高、更好的远方;在曾经的失败里接受教训,从哪里跌倒,就从哪里爬起来,带着现实的态度,以更稳健的步伐走下去,去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其实,有人的地方总会有矛盾,人与人之间的相处,难免会产生摩擦、误会,甚至是怨恨。这时,我们应该淡化矛盾,消除芥蒂,握手言和,而不是让仇恨的袋子不停地膨胀,最后难以清除。俗话说:"冤仇宜解不宜结",不妨用发自内心的慈悲,以德报怨,彻底解除冤结,人人都可以毫无隔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。

什么是内心坏的作用呢?就是贪欲、嗔恨、无知、爱欲、固执、愤怒、恐惧、自大、骄傲、恶意、不满、忧虑、焦躁?等等。

非裸行结发,非涂泥绝食,卧地自尘身,非以蹲踞,不断疑惑者,能令得清净。以惭自禁者,世间所罕有,彼善避羞辱,如良马避鞭。

持名要不缓不急,不散不昏,调摄得中,务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,着衣吃饭,行住坐卧,一句洪名绵密不断,犹如呼吸相似,不可斯须停止,俄顷间杂。

有人为报答别人的恩惠而施舍财物,是不净布施。

星云大师说,他一生遭到无数误解,他看报,别人说:和尚也看报?他写字,别人惊讶:和尚也用钢笔?他看时间,别人不满:和尚也带手表?他去讲法,刚刚从车上下来,就听见人群惊讶声:和尚居然坐汽车?星云大师不得不说话,他说:拜托,我要走着来,一个星期也走不到……所谓人生,就是误解途中的坚忍。

愿我来世,得菩提时,身如琉璃,内外明澈,净无瑕秽。

不论你多么勤奋,世俗的活动都没有尽头;但若你修持佛法,将迅速成就一切。不论它们看起来多么美好,轮回中的事物总是以灾难终结;但修持佛法的果实,永远不会衰败。

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,当下便见,拟思则差。

一切行无常,生者必有尽,不生则不死,此灭最为乐。

我们对于佛法的道理学得越深,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,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平静,凡事我们就会越来越有智慧地去处理。

人间净土理念主张用佛教改造人世间,以普度众生为己任。

并不是说追求不好,而是因为我们容易盲目追求,却忽略了生活中每一个真实的"当下"。

我希望可敬的读者能原谅我说这些琐碎的事。在没有头脑的俗人看来,这类事也许显得无关紧要,但它们无疑能帮助哲学家丰富想象,扩大其思想和想象的范围,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有好处。

法无二相,道岂多途?彼此绝功勋,古今不变易。——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

盔甲太重,人自然累。

每一种创伤,都是一种成熟。

六祖曰:何其自性?本自清净。何其自性?本不生灭。何其自性?本自具足。何其自性?能生万法。

因为我们在大船上时就已经劳累不堪了。于是,我们只好听从风浪的摆布了。

即使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缺乏真诚和包容,也不应该轻易地怨恨别人;即使我们体会不到自己不具备善巧和智慧,也不应该轻易地冤枉他人;即使我们觉察不到自己心里的自私和欲望,也不应该轻易地埋怨对方。

爱与感恩是善的循环。

不要总是唉声叹气弄得好像别人都欠你的,不要总是愁眉苦脸,因为生活中还有阳光,活一天,就让这一天过得充实幸福,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。珍惜生活赐予我们的一切吧,活着一天,就是福气。

穿行在和煦的晨风里,与熟悉不熟悉的人交换微笑,和不同年龄的人相互问候,我的内心充满感动。湖水清澈,仿佛我明净的心灵;林荫送爽,轻快我愉悦的步履。在夏和秋的结合部,在梦与现实之间,让朝霞披肩,让百鸟伴奏,让内心的美好随清晨的旋律起舞。

现在的生活让你踌躇不前,迷惘而不知所措吗?那就去远行吧!在外面的大世界里,会有挣扎在社会底层,为生计而日夜奔忙的人们告诉你,他们正在为自己伟大的梦想艰苦奋斗,等待着美好幸福的到来,那时,你是否会为自己的慵懒、安逸而感到惭愧?

佛法就是奉献无所求,轻安自在是学佛最高境界。

观三千大千世界,乃至无有如芥子许,非是菩萨舍身命处,为众生故,然盾乃得成菩提道。

人生,由盼、累和淡组合而成。年轻时:盼。盼长大,盼成熟,盼实现所有的宏愿,盼拥有更多更好。中年时:累。想要的得不到,得到的非已愿,看他人得到得容易,轮到自己却收获寥稀,经常身心俱疲。年老时:淡。再好的东西,终要失去;经历的沧桑,只能帮自己修炼一颗淡泊而无恙的心。

在山区,没有多少路是直的。这些弯弯曲曲的路,既是环境恶劣的反映,更是人们智慧与顽强的彰显。环境恶劣,是既成的事实,谁也无法改变。生命的美丽,就在于懂得顺应自然,于曲折之中走出自己独特而美丽的人生之路。许多路,不是走不通,而是该转弯了。人生许多幸福,总在拐角处。

要想领悟真理,求得真知灼见,必须先排除以前产生的种种杂念、妄想和偏见。智慧点请侍者不开悟,所以辜负了国师。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实力,只是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,故步自封,是不是也辜负了我们自己呢?

人有道德上的瑕疵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有人常常拿这样的瑕疵炫耀,炫耀本身也不可怕,可怕的是这种炫耀竟然会获得众声附和,甚至喝彩。假如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倾听的人,稍作回顾,是不是发现自己常常会经历这样的场合呢?这不是众人皆醉你独醒,而是一种你无法容忍确又无法躲避的悲哀。

生命如同一朵花,花开总有花落时。既然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,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?快乐是一辈子,痛苦也是一辈子,为什么我们不活得更快乐一点呢?

如果你觉得现在不幸福,总觉得改变了才会幸福,或者过去了的才是幸福,那么恐怕一辈子都难有真正的幸福感!我们应该把握自我,通过接触我们自己及周围精彩、新鲜、健康的元素,滋养我们内心的欢乐、安详、爱与智慧的种子,来帮助我们转变并治愈我们心中的'不良因素。

任何人都可以盖木头或砖头房子,但佛陀说,那种家并非我们真正的家,它只是名义上归属我们。我们真正的家,是内在的平静。外在与物质的家可能很漂亮,但它并不平静,充满种种忧虑。它对我们而言迟早必须放弃它,不能永久居住的地方,因此它并非真正属于我们,它属于世间。

自古以来,男人为阳,女人为阴,才会保持自然的和谐,阴阳的平衡,万物才能自然更迭。

生来坐不卧,死去卧不坐,元是臭骨头,何为立功过。

应当勤奋,比如细小的水流不断流淌,最终能把石头穿透。

禅师意在劝诫学僧,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。的确,想要成就一番伟业,关键在于戒除急躁,真正静下心来,一心一意地将事情做好。一个人越是急躁,就会在错误的思路中陷得越深,也就越难以摆脱痛苦。

所有人都需要爱,所有人也都需要给予爱。在实现大彻大悟那一天清晨,佛陀认识到,就是所有的人都有去爱、去理解的能力。但我们似乎就是不信,仍然继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。

应无所往,而生其心!

而心斋坊的了凡先生则是因为年少时偶然在火车上认识了他的恩师,师父曾用铁板神数推算出他一生的命数,命里说他在二十八岁左右会经历一场惨烈的车祸,车祸会导致他半身瘫痪。那时他十分灰心丧气,觉得自己命不如人。师父随即大慈悲心点拨他,虽然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一生下来就注定,虽然生命的基数无法改变,但我们可以改变他的走向,只要我们摒除恶业,多做善事积德修福,便能改命立命。

禅,没有时代的隔阂,只要有人生活在世间,禅就会一直被发现、被体悟,因为禅就是我们的生活,一种完全回归宇宙自然的生活。

一时的热闹和荣光,相对于一世的寂寞与暗淡,实在太短暂。如果前面的一时要用后面的一世去换取,你干吗?反正我不干。

烦恼其实本没有真实性。像佛陀一样烦恼非烦恼,这样生活,该有多好!

自卑的另一面是狂妄自大。山脊分水是因为它高傲,山谷蓄水是因为它深沉。做人也一样,不要目空一切,要谦虚。大凡骄傲之人,常常只会看到自己的长处,并把它推向高峰,刚愎自用,任何意见都听不进去,这时,离失败也就不远了。

人生必须学会妥协,妥协之后自己也安然。

[天天禅语]做人间菩萨,必须先做好个人的修养。

只有奉献、付出,我们才能让财富用在最有用的地方,实现它的价值。不吝付出财富,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,从而在未来的生命中收获无尽的福报。对个人来说,这才是人间可以依靠的最稳定的财富。

人生何处不相逢?人生何处不离别?王菲用空灵的声音唱道:"有时候,有时候,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。相聚离开都有时候,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。"千般的不舍,万种的无奈,走到尽头依旧两手空空,结局还是一样来临。

善用心者,心田不长无明草,处处常开智慧花。

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,是针对于调伏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而宣说。我们为了修行而作出的一切努力和付出,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伏白心。即使我们修行长久,佛学渊博和身份高贵,但内心如果仍然没有丝毫被调伏的话,那就只是徒有虚名,而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徒。

看不见,摸不着,却真切地存在于你的心中,它比你热爱的朝霞灿烂,比你喜欢的晨歌嘹亮。它将你从黑夜唤醒,它带你穿过黎明的山峰,它伴你涉过如水的梦境。你的灵魂和它一起飞越,你的思想因它奔向无垠,你肉身所触的世界也l因它充满激情和欢悦。它的名字叫希望,它的爱不分彼此没有分别。

选择与放弃,都有一个终极尺度,就是过后不怨恨、不后悔。生活从来都是波澜起伏的,命运从来都是峰回路转的,因为有了曲折和故事,我们的生命才会精彩。有时候,哭泣,不是屈服;后退,不是认输;放手,不是放弃;沉默,不是无话可说。

经典禅意语录 第3篇

花谢,生死、死生,人的真实生命在哪里?

忧悒清远的气韵,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,如微云孤月,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。

憎恨、睡眠和昏沉、不安和忧虑、疑惑。

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秦观《鹊桥仙》

得失有定数,求而不得者多矣,纵求而得,亦是命所应有。安然则受,未必不得,自多营营耳。

佛说:世间万物皆空,唯其空,方能包容万物。

一花一世界,一佛一如来。

和睦相处,才能兴旺。如果互相嫉妒,很快就会衰败。尤其在佛门,嫉妒障碍就是破坏僧团。世间人破坏一个国家,比不上破坏僧团所造的罪业重。所以,自己如果不能与大眾和睦相处,就应该离开,这是爱护僧团的作法,也是个人德行的表现。

学东西一定要有耐心,世出世法之成就,就在於功夫深;没有成就,就是没功夫。加拿大张老居士的书法,刚开始练习一个字,每天要写一百次。整整练习五十年,到现在七十六岁,仍然谦虚不已,不耻下问,处处请教人。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,最值得我们效法记取。

善女人,于佛法中所种善根,或布施供养,或修补塔寺,或装理经典,乃至一毛一尘、一沙一渧。如是善事,但能回向法界,是人功德,百千生中,受上妙乐。如但回向自家眷属,或自身利益,如是之果,即三生受乐,舍一得万报。是故地藏,布施因缘,其事如是。

不疲不厌,一定会得三宝加持。如果还有贪、瞋、痴、慢,就不能感应,纵使感应,也是妖魔鬼怪的加持,帮助我们造恶业。

不贪婪、没有私欲,在所有情况下,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,这就是高尚!

天不老,情难绝。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。

良好的德行、努力、禅定,以及观察体验真理,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,常做正确的思考,就已除去大烦恼。

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,修到一念不生之处,即是本来面目。

佛若僧所说法故,即便信受。源自:《瑜珈师地论》

不占有,而且大公无私,甚至牺牲小我。愿我聪明伶俐,能够把真理和知识的`好处告诉别人。

经典禅意语录 第4篇

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

嫉妒别人,仇视异已,就等於把生命交给别人。

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

修行要有耐性,要能甘于淡泊,乐于寂寞。

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,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。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。

我的容颜、谁的三分之一年。

长街长,烟花繁,你挑灯回看,

随缘、随性。

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点是离人泪。苏轼《水龙吟》

一、孝顺。二、行善。

不以有行,亦不以无行。

空余漱漱是泪眼,自此一刻便注定你就是我前世未阐释的姻缘。

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。千年修的共枕眠,五百年修的同船渡。

关于禅意:经典禅意语录就分享完了,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。

阅读全文
精品推荐:
猜你喜欢: